8月12日,邢台学院馆藏甲骨文鉴定暨商文化学术研究座谈会成功举办。这是贯彻落实邢台“文化兴市”战略,推动我校承担的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东方人类及太行山东麓早商先商文化探源》和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祖乙迁邢与中商历史文化研究》两项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的具体举措。
本次活动由邢台学院中商历史文化研究院承办。邀请专家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会长、甲骨学与先秦史研究权威专家宋镇豪,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朱凤瀚,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蔡运章,郑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汉字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文字学会会长齐航福,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乔雁群等出席活动。我校党委书记贾云霄、校长蔡振禹、党委副书记徐惠敏、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教师代表参加。
活动期间,专家组对我校开展祖乙迁邢及中商历史文化研究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并正式出具《邢台学院馆藏甲骨文鉴定报告》。专家组一致认为,我校商文化陈列馆馆藏9版甲骨均来自邢台地区有关遗存,从甲骨的质地、锈色和文字的刀法、形态等方面来看,与殷墟甲骨文应为一系,其中2号卜骨背面钻、凿、灼并见,正面卜兆可以辨识,时代应介于郑州二里岗与洹北商城之间,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专家组建议,邢台学院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引进人才、建立梯队,加强横向合作,凝聚研究力量,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加快商代遗址勘测与发掘,进一步获得更多历史佐证,努力在商周邢地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贾云霄对专家们高度负责、严谨专业的鉴定工作表示诚挚感谢。他表示,此次活动意义重大,进一步坚定了我校开展商周邢地历史文化研究的信心和决心,学校将认真梳理研究专家们提出的指导意见,优化研究方向,加强研究力量,加快研究步伐,多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切实肩负起地方高校服务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使命。